信用危机再度成为市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信用危机再度成为市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金融市场在各国政府大规模的金融援助之下,逐渐脱离了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济衰退的束缚,走向了艰难的复苏之路,以中国为首的制造业已经以美国为首的非制造业从缓慢回升到目前的进入繁荣期,似乎表明经济的运行之路无虞,市场消费也将摆脱现金为王的危机时期,进入良性轨道。然而,近期再度出现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及美国在金融改革中所暴露出金融机构的一系列造假行为,令市场再度陷入由于信用而导致的恐慌当中,股市商品市场出现了持续的大幅下跌,金融阴霾再度密布在市场上空,令投资者再度感受到了紧张的空气。欧洲债务危机成为此次市场恐慌的导火索,而美国政府在金融改革中的大规模调查金融机构的行为使得这种恐慌火上加油,而中国政府回收流动性以及在打压房地产的行动无疑也增添了市场的压力。就欧洲方面看,希腊的主权债务是的该国陷入了破产的边缘,而欧盟对于该国的金融援助所附加的要求紧缩的条件又导致了希腊的大规模暴力示威行为,从而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而希腊问题一旦不能获得解决,笨猪五国中的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以及爱尔兰将可能一个一个的陷入危机,艰难恢复中的英国也面临危机,亚洲的日本同样令市场担忧…由于围绕欧洲政府债务问题可能导致欧洲经济无法恢复强劲增长的担忧情绪加重,全球股市也出现大幅下滑。人们对欧元区成员国能否落实削减债务所必需的财政紧缩措施持质疑态度,这令市场更加看淡欧洲前景。欧洲将近1万亿美元的救助计划似乎暂时平抑了主权债务危机。但值此英国及欧元区国家仍试图化解财政困境之时,另一个麻烦或许正在悄然酝酿:欧洲通货膨胀率的不断上升。除了影响投资者对货币的信心外,通货膨胀的骤升也会令市场担心投资收益缩水,诸如支付固定利率的债券等。这一问题可能反过来让投资者要求更高的国债收益率,目前,正有大量欧洲国债需要进行再融资,而且外界对债务违约的担忧情绪明显升温,从而进一步打击了市场的信心.美国司法部门针对华尔街大投行兴起的“调查风暴”正在升级。美联邦检察机关正在就8家投资银行是否在抵押贷款支持债券交易中误导评级机构及投资者展开调查。8家投行中除了此前被传出涉案的高盛、摩根士丹利外,瑞士银行、花旗集团、瑞士信贷、德意志银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和美国银行旗下的美林证券等6家也悉数在列。信用评级的可信度目前已被广泛怀疑,如果这次大规模的调查真证实了银行勾结评级机构是华尔街潜规则,投资者就会怀疑手中的金融产品,那对全球市场可能产生极大震荡。显然,美国政府在此次新一轮信用危机中起到的作用与当初次级债危机的态度明显不同,似乎在推波助澜,或许与长期欧元的过从有关,无论如何,由此而产生的金融混乱和恐慌是十分明显的.同时,正在进行中的中国政府回收流动性以及打击房地产价格的相关政策在客观上也明显的的资本市场构成压力.但显然,中国央行的节奏已然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继存款准备金回笼资金逾3200亿元、4月宏观经济数据发布之后,央行资金的回笼力度也大幅放缓,本周央票发行量合计仅为340亿元,公开市场连续11周净回笼资金的局面暂时中断。不到上周的四分之一的量亦创下今年以来的低点。从目前看公开市场于本周大幅度放缓回笼力度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央行于本周一正式上调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回笼资金逾3200亿元。央行适度减缓回笼量,可以缓解准备金上缴带来的冲击;二是目前机构青睐于买入长期债券品种,对一年和三个月央票需求弱化,这也在客观上导致回笼量无法有效上升。 由于本周为5月份到期释放资金量最大的一周,达到2160亿元,显然本周的操作没有实现这一目的,因此,自春节以来,公开市场连续11周从市场净回笼资金的局面将于本周中断.表明央行在回笼资金的操作上还是充分考虑到市场的节奏以及中央政府总体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过度紧张的神经起到了一定的纾缓作用.整体上看,中国政府的有张有弛的节奏难抵欧美再度出现的信用危机给市场带来的冲击,也进一步打击包括金属在内的商品市场,令价格继续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