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以及政策的变化继续引领金属的走向
货币以及政策的变化继续引领金属的走向
进入7月这个全球传统的消费淡季,金属市场似乎再度出现了由于前期的旺季不忘,则目前的淡季不淡的运行特征,金属价格似乎有摆脱长时间的弱势运行,巨量的成交表明资金在源源不断的介入,为市场增添了动力。伴随着欧洲央行以及西班牙的发债成功,一直以来密布在市场上空的阴霾渐渐散去,主权债务危机的缓解为欧元的回升带来了契机,与此同时,美元则在一片“超级牛市”的呼声中其声势嘎然而止,其回落则明显为包括金属在内的大宗商品提供了动力,于是表现出近期的强劲回升。
其实作为全球支付以及结算作用的美元长期与商品市场存在着高度负相关的关系,美元的回落自然会对金属价格构成支撑。而美元在今年上半年的上涨显然在实现了其三大目的之后,持续上涨的动力也就开始衰竭。其三大目标第一打击欧元,令欧元所谓的国际储备低位在暴跌中烟消云散,避免了欧元与美元的分庭抗礼。其二美元的升值在巩固其国际储备地位的同时,实现了其大规模的发行国债工作。而第三挟持人民币升值在中国宣布二次汇改之后,其挟持做作用消失。随着美元就业率居高不下,面临中期选举的奥巴马政府显然不能支撑美元的高歌猛进。因此,美元的适时回落显然就成为当下的一种必然,金属则从中受益。
在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缓解的情况下,欧元开始回升,与此同时,围绕欧元区的救世所采取的货币政策也在为商品提供支撑。美国以及中国采取的大规模发钞方式应对危机令经济获得了生机,而目前欧洲似乎也难以摆脱通胀方式来解决问题。《金融时报》7日撰文表示,欧洲央行将被迫采取量化宽松措施来支撑欧元区经济,尽管该央行很不情愿印钞救市。 随着欧元区银行陷入危机,欧洲大陆金融系统可能已经流出590亿欧元。但是欧洲央行受德国政策的约束。魏玛时期恶性通胀的经验告诉人们,欧洲央行不能通过印制钞票来购买政府债券,因此,该央行不得不通过银行的配套资金来为净化其资产。虽然欧洲央行很不情愿印钞救市,而其也将被迫步英国央行和美联储的后尘。当初英国和美国虽然想尽办法限制信贷市场过于宽松,但最终迫于压力而大开印钞机。不同之处在于,欧洲央行和德国政府忍耐的时间更长些,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者说通胀的方式解决危机似乎是不得己的选择,但是对于商品而言,无疑的获得机会。
就美国而言,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确令其度过难关,而在经济复苏期,就业问题始终是奥巴马政府的噩梦,面临中期选取,提升制造业,增加出口从而提高就业率使其必然的选择,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弱势美元将有助于解决问题。美国达拉斯联储主席费舍尔(Richard Fisher)表示,紧缩银根的时间要视美国经济情况而定,而美国经济将会在今年下半年放缓。 费舍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民间消费疲弱可能损及成长,如果经济情况需要,美联储(FED)可能将重启量化宽松(QE)计划。他说道,"即使是像我这样的鹰派委员,也认为目前不是升息的好时机。由于美国为实现其三大目标所做的努力,美元因此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而下半年前景“黯淡” 从美国经济基本面及美元方面看,前景就显得不那么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美国经济观察报告》中称,从中期的角度看,美元汇率目前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因此其他国家必须增强汇率弹性或允许本币升值。 此外,IMF北美分部主管Charles Kramer同日表示,基于基线预测,预计美国经济不会陷入双底衰退。基线预测是根据历史标准所进行的一项持续的数据跟踪,虽然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增速会受限。 野村证券周四表示,2010年下半年美元前景“黯淡”,从全球角度看,未来几周或几个月美元预计将再次走软。因近几周来美国经济增长前景明显恶化,从以往标准来看,市场上已累积过多美元多头头寸。该行补充道,未来数月投资者可能更愿意投资高风险资产。其同时预计,美元兑加元及欧元等与全球增长密切相关的货币料将下跌,但兑避险货币日元料将走高。PIMCO联席首席投资官格罗斯在本月初时曾表示,美国6月非农就业报告表明就业市场不景气,全球经济增速都在放缓,若失业率仍接近于10%则美联储不会上调基准利率。升息前景的黯淡无光也将令美元承压。显然,无论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美元的趋弱,对于金属价格而言将是利多的,其获得支撑就顺理成章了。
而中国方面,在人民币二次汇改之后,美元的挟持作用消失,但贸易的长期不平衡令经常项顺差过大,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则难以避免,同样令金属获得支撑。而对此美国方面似乎不会放松对于人民币问题的干预。外媒称,奥巴马政府或许不会冒着与中国发生外交冲突的危险,在拖延已久的财政部报告中把中国描述为汇率操纵国,而可能让国会来决定是否应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政治考量和不愿妨碍中国自行推进汇改这两点,现已成为影响美国是否判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的主要因素。中国于6月19日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但美国的行业组织仍表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被低估的幅度仍高达25%到40%,这等于让中国出口商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令美国损失数以百万计的制造业工作岗位。显然督促人民币的升值仍然是今后一段时间经常出现的,而全球商品的价格仍然将在美元的趋弱以及人民币的升值中获得动力。
进入7月这个全球传统的消费淡季,金属市场似乎再度出现了由于前期的旺季不忘,则目前的淡季不淡的运行特征,金属价格似乎有摆脱长时间的弱势运行,巨量的成交表明资金在源源不断的介入,为市场增添了动力。伴随着欧洲央行以及西班牙的发债成功,一直以来密布在市场上空的阴霾渐渐散去,主权债务危机的缓解为欧元的回升带来了契机,与此同时,美元则在一片“超级牛市”的呼声中其声势嘎然而止,其回落则明显为包括金属在内的大宗商品提供了动力,于是表现出近期的强劲回升。
其实作为全球支付以及结算作用的美元长期与商品市场存在着高度负相关的关系,美元的回落自然会对金属价格构成支撑。而美元在今年上半年的上涨显然在实现了其三大目的之后,持续上涨的动力也就开始衰竭。其三大目标第一打击欧元,令欧元所谓的国际储备低位在暴跌中烟消云散,避免了欧元与美元的分庭抗礼。其二美元的升值在巩固其国际储备地位的同时,实现了其大规模的发行国债工作。而第三挟持人民币升值在中国宣布二次汇改之后,其挟持做作用消失。随着美元就业率居高不下,面临中期选举的奥巴马政府显然不能支撑美元的高歌猛进。因此,美元的适时回落显然就成为当下的一种必然,金属则从中受益。
在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缓解的情况下,欧元开始回升,与此同时,围绕欧元区的救世所采取的货币政策也在为商品提供支撑。美国以及中国采取的大规模发钞方式应对危机令经济获得了生机,而目前欧洲似乎也难以摆脱通胀方式来解决问题。《金融时报》7日撰文表示,欧洲央行将被迫采取量化宽松措施来支撑欧元区经济,尽管该央行很不情愿印钞救市。 随着欧元区银行陷入危机,欧洲大陆金融系统可能已经流出590亿欧元。但是欧洲央行受德国政策的约束。魏玛时期恶性通胀的经验告诉人们,欧洲央行不能通过印制钞票来购买政府债券,因此,该央行不得不通过银行的配套资金来为净化其资产。虽然欧洲央行很不情愿印钞救市,而其也将被迫步英国央行和美联储的后尘。当初英国和美国虽然想尽办法限制信贷市场过于宽松,但最终迫于压力而大开印钞机。不同之处在于,欧洲央行和德国政府忍耐的时间更长些,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者说通胀的方式解决危机似乎是不得己的选择,但是对于商品而言,无疑的获得机会。
就美国而言,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确令其度过难关,而在经济复苏期,就业问题始终是奥巴马政府的噩梦,面临中期选取,提升制造业,增加出口从而提高就业率使其必然的选择,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弱势美元将有助于解决问题。美国达拉斯联储主席费舍尔(Richard Fisher)表示,紧缩银根的时间要视美国经济情况而定,而美国经济将会在今年下半年放缓。 费舍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民间消费疲弱可能损及成长,如果经济情况需要,美联储(FED)可能将重启量化宽松(QE)计划。他说道,"即使是像我这样的鹰派委员,也认为目前不是升息的好时机。由于美国为实现其三大目标所做的努力,美元因此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而下半年前景“黯淡” 从美国经济基本面及美元方面看,前景就显得不那么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美国经济观察报告》中称,从中期的角度看,美元汇率目前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因此其他国家必须增强汇率弹性或允许本币升值。 此外,IMF北美分部主管Charles Kramer同日表示,基于基线预测,预计美国经济不会陷入双底衰退。基线预测是根据历史标准所进行的一项持续的数据跟踪,虽然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增速会受限。 野村证券周四表示,2010年下半年美元前景“黯淡”,从全球角度看,未来几周或几个月美元预计将再次走软。因近几周来美国经济增长前景明显恶化,从以往标准来看,市场上已累积过多美元多头头寸。该行补充道,未来数月投资者可能更愿意投资高风险资产。其同时预计,美元兑加元及欧元等与全球增长密切相关的货币料将下跌,但兑避险货币日元料将走高。PIMCO联席首席投资官格罗斯在本月初时曾表示,美国6月非农就业报告表明就业市场不景气,全球经济增速都在放缓,若失业率仍接近于10%则美联储不会上调基准利率。升息前景的黯淡无光也将令美元承压。显然,无论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美元的趋弱,对于金属价格而言将是利多的,其获得支撑就顺理成章了。
而中国方面,在人民币二次汇改之后,美元的挟持作用消失,但贸易的长期不平衡令经常项顺差过大,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则难以避免,同样令金属获得支撑。而对此美国方面似乎不会放松对于人民币问题的干预。外媒称,奥巴马政府或许不会冒着与中国发生外交冲突的危险,在拖延已久的财政部报告中把中国描述为汇率操纵国,而可能让国会来决定是否应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政治考量和不愿妨碍中国自行推进汇改这两点,现已成为影响美国是否判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的主要因素。中国于6月19日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但美国的行业组织仍表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被低估的幅度仍高达25%到40%,这等于让中国出口商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令美国损失数以百万计的制造业工作岗位。显然督促人民币的升值仍然是今后一段时间经常出现的,而全球商品的价格仍然将在美元的趋弱以及人民币的升值中获得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