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月进口意外下滑顺差创逾五年新高,稳增长政策仍需发力
6月8日,中国5月出口同比增速达7%回归正常,而进口则意外小幅下滑,致贸易顺差创下逾五年来单月新高。分析师预计,随着稳增长政策加力,下半年外贸形势会进一步好转,出口有望保持7%甚至更高的增幅,进口亦有望逐步回暖。
他们指出,5月出口好转,主要得益于欧美经济向好以及中国扶持外贸政策发酵,在一定将舒缓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而进口下降,一方面反映中国内需不旺,经济下行压力仍大,同时也与中国严查贸易融资有关。
中国海关周日公布,5月出口同比增长7%,进口同比下降1.6%;调查预估中值分别为增长6.6%和增长6.1%。5月贸易顺差359.2亿美元;调导指数已连续三个月提升,预示未来2-3个月中国出口将继续好转。
中央电视台今日引述海关新闻发言人指出,中国外贸出口同比增速回归到正常水平,并持续向好。当前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外贸稳定增长存在良好的综合竞争优势和政策环境,同时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仍在继续,外需有望进一步改善。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也认为,5月出口增幅符合预期,这与欧美经济回暖以及扶持外贸政策的效果有关,加之去年1-4月因外贸虚增导致前四个月基数较高,5月份数据回归正常。
他提到,5月进口持续下降,显示内需不旺,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大相吻合。从趋势看,下半年出口仍会保持7%甚至更高的增幅,毕竟欧美仍是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其经济复苏是中国外需保持增长的主要原因。而进口方面,考虑到年年都存在前高后低的基数因素,预计下半年也会逐步回暖。
**出口预期继续向好**
面对5月中国外贸数据进、出口增幅一降一升,分析师的解读观点基本一致。尤其是对中国下半年的出口形势,总体预期都明显偏暖。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周景彤认为,5月出口比去年明显好转有几个因素,首先去年的基数因素非常重要,另外就是美日欧三大经济体表现都很不错,还有东盟和非洲等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经济比去年有所好转。中国对这四大经济体的出口应该总体上比去年好。
还有一个因素是今年以来,尤其是前四个月,人民币总体上在持续的贬值,对出口也有正面的促进作用。政策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国务院出台的促进外贸转型升级和稳出口政策。
预计6月出口还会延续好转,可能比5月还要好一点,因为政策和人民币贬值的因素会进一步显现。
中国国务院5月中旬出台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细则,明确提出将进一步加强进口,扩大国内短缺资源进口及扩大原油进口渠道;同时稳定传统优势产品出口,保持货物贸易稳定增长,支持服务贸易发展。
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自今年初创出6.0406元的历史高位后,就走出一波凌厉贬值,年内贬幅一度深逾3.5%;进入5月后,市场预期分化更为明显,企业避险需求提升,尽管当月小幅升值0.19%结束连四个月跌势,但单边看升人民币的意愿减弱。
**进口意外下滑显内需不旺**
期的进口增幅,一方面分析师们表达了对内需不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担忧,另一方面也认为这与近期中国严查贸易融资有关。
澳新银行中国经济师周浩认为,5月贸易数据最大的看点是进口。同比大幅低于市场平均预期,应该是贸易融资出了问题,尤其青岛港融资事件会进一步发酵,未来会更严重。预计未来出口会保持相对较好的增速,进口则不乐观。
中国近日对青岛港金属融资问题展开调查,促使全球贸易商和银行急忙核对自身在这件事情中的曝险。
欧洲央行周四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来抗击低通胀,并提振区内经济,举措包括降息、实施负利率,以及向银行提供新的长期资金。欧洲央行并承诺在必要时进一步行动。
民生证券分析师管清友也认为,5月进口下降1.6%和打击贸易套利导致有关,但也反映出国内需求仍没有明显起色,结合总理下半年“勇夺佳绩”指示,稳增长政策力度将继续加大,包括货币定向宽松、信用逐步松绑、加快财政支出等。
中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张骥此前表示,今年中国外贸形势严峻,下行压力较大,中长期看外贸形势趋紧,完成今年外贸增长7.5%的目标任务艰巨。如果要达到这个目标,意味着从5月开始,每个月进出口平均增长速度要达到11.3%,还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海关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价,前五个月,中国进出口同比增长0.2%,其中5月单月进出口增长3%。
